微信订阅号
微信服务号
A:醒醒!老张!
B: 嗯?我又睡着啦?
A:你可真行!上班都能睡着,昨晚熬夜啦?
B:没啊,昨晚睡得还挺早的,九点就准备入睡了,但是一直翻来覆去睡不着,好不容易睡着了半夜又要醒很多次,还老做梦。
A:是吗?去医院看看没?
B:嗨!这点小事,没必要去医院。
A:那可不行,干我们这行,可不能大意,睡好了才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,不然会出差错的。要不先自己做个睡眠健康自测吧?
B:行吧!我来自测一下。
Epworth嗜睡量表(Epworth Sleepiness Scale, ESS)适用于公众自测日间嗜睡程度。请根据您“最近一个月”的情况,评估在以下8种日常活动中“打瞌睡或睡着”的可能性(即使实际未真正睡着)。
请选择最符合的评分:
“0分”= 从不打瞌睡
“1分”= 偶尔可能打瞌睡
“2分”= 较可能打瞌睡
“3分”=极可能打瞌睡
“0-6分”:日间警觉性正常
“7-8分”:轻度嗜睡(建议调整作息)
“9-12分”:中度嗜睡(可能存在睡眠障碍风险)
“13-24分”:重度嗜睡(需尽早就医排查疾病,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、发作性睡病等)
1. 适用性:16岁以上人群适用,驾驶员总分≥10分需暂停驾驶。
2.局限性:量表仅筛查嗜睡程度,不能直接诊断疾病,需结合多导睡眠监测(PSG)等专业检查。
3.特殊人群:孕妇、抑郁症患者可能因生理/心理因素导致评分偏高,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。
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,可以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。充足的睡眠、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,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。人们正常的睡眠结构周期分两个时相:非快速眼动睡眠期(NREM)和快速眼动睡眠期(REM)。NREM(进一步分为N1,N2,N3期)与REM交替出现,交替一次称为一个睡眠周期,每夜通常有4~5个睡眠周期,每个周期90~110分钟。
睡眠量不正常(嗜睡、失眠)、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、入睡时间明显延后与提前都是睡眠障碍的表现。睡眠障碍可由多种因素引起,常与躯体与心理疾病有关。
睡眠时大脑在清理代谢废物(如β淀粉样蛋白,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),记忆重组固化,免疫系统修复升级。熬夜等于让身体“带毒运行”。
正常成人每晚经历4-6个睡眠周期(每周期90分钟),N1(入睡)→N2(浅睡)→N3(深睡)→N2→REM交替出现。定闹钟建议设在周期结束时(如睡6或7.5小时),避免打断深睡眠。
褪黑素仅调节入睡节律,对睡眠质量无直接改善作用,长期过量服用可能抑制自身分泌。建议通过清晨晒太阳、睡前避蓝光等方式自然调节。
酒精虽能缩短入睡时间,但会抑制REM睡眠(做梦阶段),导致睡眠结构破坏睡眠片段化,且加重打鼾和呼吸暂停风险。
连续熬夜后周末狂睡会打乱生物钟,引发“社会时差”(类似跨时区飞行)。建议工作日缺觉时,次日午睡20-30分钟或提前1小时入睡。
每人每晚会做4-6次梦,REM期被唤醒才会记得梦境。频繁记住噩梦可能与焦虑、睡眠呼吸暂停有关,需警惕病理因素。
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学组委员
中国睡眠研究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
中国罕见病联盟发作性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
重庆市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
重庆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学组副组长
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著10余篇,参与发表SCI论文20余篇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重庆市卫计委项目多项,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,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,参与国家发明专利3项,参编英文专著1部,翻译并审校英文专著1部。
擅长诊治:失眠症,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行为障碍,发作性睡病,睡眠相关性运动障碍,不安腿综合征,睡眠觉醒时相延迟或提前障碍,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,卒中相关睡眠障碍,神经变性疾病相关睡眠障碍等。
出诊时间:周一、周四下午(金山院区),周五下午(袁家岗院区)
上一篇: “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”——维护国家生物安全
下一篇: 喜报!重医附一院健康管理中心喜获“2025健康体检管理与服务创新优秀案例”一等奖!附体检干货指南
版权2020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金山院区
渝ICP备12004889号-9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1154号
电话:023-65659393
地址:重庆市两江新区金渝大道50号
邮编:401122
预约挂号
医疗保险
联系我们
微博
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