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紧急广播:机上一名儿童突发昏迷,请问飞机上有没有医护人员……”4月6日晚上,海口飞往重庆的CZ8689航班刚刚起飞十几分钟,飞机上就响起紧急广播。
听到广播后,职业本能让2名医护人员——重医附一院神经内科医师刘平、产科主管护师刘丹都瞬间起身,迅速与空乘人员取得联系,并赶到男孩身旁。
戴眼镜男士:神经内科医师 刘平
此时,8岁男孩正躺在座椅上,牙关紧闭,小小的身躯不受控制地剧烈抽搐,额头滚烫、意识模糊……
刘丹立马判断孩子可能是高热惊厥。在询问病情时,孩子父母告知,孩子曾有过高热惊厥病史,这印证了她的判断。
刘丹、刘平开始默契配合起来。他们一边让孩子父母脱去孩子较厚的衣服,一边向机组人员要来冰块、氧气袋,为孩子进行物理降温、吸氧等急救措施,同时密切关注孩子的呼吸、心率、意识等状况。
此时,退烧是急救的关键。刘丹在机舱内求助乘客:“谁带了儿童退烧药?”一位爱心乘客很快就送来退烧药,家长随即将药液喂入孩子口中。
狭窄的客舱里气氛紧张。鉴于男孩的病情,机组人员在考虑是否紧急备降航班。
大概20分钟后,男孩的情况逐渐平稳,抽搐明显缓解,体温也逐渐下降。机组人员综合评估后,飞机最终没有选择备降,而是一路飞往重庆。
在2个小时的飞行过程中,刘平、刘丹一直在持续关注男孩的状态,直到落地重庆,孩子被等候在机场的120救护车接走后,两位医护人员才默默离开机场。